佛法所說的八苦,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。不管你是販夫走卒還是帝王至尊,六道中無一人能豁免,無一人能逃脫。
(一)生苦
有五種,1)受胎,謂識托母胎之時,在母腹中窄隘不淨。2)種子,謂識托父母遺體,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,不得自在。3)增長,謂在母腹中,經十月日,內熱煎煮,身形漸成,住在生髒之下,熟髒之上,間夾如獄。4)出胎,謂初生下,有冷風、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,肌膚柔嫩,如被物刺。5)種類,謂人品有富貴貧賤,相貌有殘缺妍丑等。生之苦,人多不復記憶,事實上,十月胎獄之苦,且不必說,即出生之際,一個 六磅 八磅 重的嬰兒,通過狹窄的生門,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。脫離母體之後,為外界灼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剌激,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,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,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。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,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的。
(二)老苦
有二種,1)增長,謂從少至壯,從壯至衰,氣力羸少,動止不寧。2)滅壞,謂盛去衰來,精神耗減,其命日促,漸至朽壞。唐人詩云:「公道人間惟白髮,貴人頭上不會饒。」老,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。韓愈祭十二郎文云:「吾年未四十,而視茫茫,而發蒼蒼,而齒牙動搖」四十如此,未免早衰。但即使天賦過人,或攝生有術,到了七十歲八十歲,上述現象總會發生。又何況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後,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,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酸背痛風濕胃病等等,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,至於衰老對於女人,則更為殘酷,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,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。由明眉皓齒,傾城傾國轉眼間變成雞皮鶴髮,老態龍鍾,固然使人感慨,但卻無人例外!
(三)病苦
有二種,1)身病,謂四大不調,疾病交攻。如地大不調,舉身沉重;風大不調,舉身倔強;水大不調,舉身胖腫;火大不調,舉身蒸熱。2)心病,謂心懷苦惱,憂切悲哀。
(四)死苦
有二種,1)病死,謂因疾病壽盡而死。(2)外緣,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。
(五)愛別離苦
謂常所親愛之人,乖違離散不得共處。語云:「樂莫樂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別離,」生死離別,人間慘事,青春喪偶,中年喪子,固然悲痛萬分,即使不是死別,或為謀求衣食,或因迫於形勢,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,也將感到痛苦。然而,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親如父子,近如夫婦,亦難得終身相守,又何況其他呢?萬法無常,愛別離之苦,是誰也無可避免的。
(六)怨憎會苦
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,本求遠離,而反集聚。意氣相投的朋友,海誓山盟的愛人,恩愛情深的夫妻,或膝下承歡的子女,或生離,或死別,一切不能自主。但相反的,那些面目可憎,語言乏味;或利害衝突,兩不相容的人,偏又聚會在一起。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,能夠終身不見,豈不眼前清淨?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,繁雜萬端,「不是怨家不聚頭」,在某些形勢下,愈是互相怨憎的人,愈被安排在一起,如影隨形,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間,這豈不是令人苦惱萬分?
(七)求不得苦
謂世間一切事物,心所愛樂者,求之而不能得。
(八)五陰熾盛苦
五陰,即色受想行識。陰,蓋覆之義,謂能蓋覆真性,不令顯發。盛,熾盛、容受等義,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,故稱五陰盛苦。「五盛陰」也作「五陰盛」,「五陰」即「五蘊」,是佛教所說的構成眾生身體的五種要素:色(相當於物質)、受(感受)、想(表象、知覺)、行(意志)、識(精神的總體),色指身,受想行識指心,五陰就是人的身心。
這八苦可以分為二類:第一類是生老病死,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之苦;第二類是憂悲惱、怨憎會、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,這是主觀願望所不得滿足之苦。最後歸結為「五盛陰」,「五盛陰」指對人生的愛戀與追求,以此為苦,說明人的存在本身為苦。這樣,苦就具備了普遍的性格,凡是有生命的個人,苦都是在所難免的。
- Jun 14 Mon 2010 23:49
何謂人生八苦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