煩惱解套~向禪學修一些樂觀能量



 從修禪者的觀點來說,人的生活要樂觀進取,充滿喜悅,必須要擺脫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五種塵勞的束縛,才能達成。


 修禪的喜悅在與除去妄念,把妄念放下,修得一個清靜的心,平靜不起波浪;若有餘力,再自度度眾,追求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一己求安樂」的境界。


:人處於順境的時候,往往期待物欲愈多愈好,不論是錢財,美食與美色,都希望多得一些。無窮無盡的貪求,人的心智就會趨於墮落。


:當人在逆境的時候,嗔恚之心會教人怨天尤人,抱怨無法達成願望。所謂「一念嗔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一個人因為嗔心阻礙了自己,造成很多的不順利。


:心中老掛念著某些事務,好似陷在污泥中,智慧無法開展出來。


:以自我為重,抱持一定要勝過他人的心。一個人覺得高高在上,覺得別人都不如己,其實是自誤誤人。


:華嚴經上說:「佛法如大海,唯有信者入。」一個人如果有太過懷疑的心,就很難接觸到善法因緣,疑心一起,自己把智慧的心門封閉,而且經常患得患失。


消除塵勞的方法:


去貪:人應該根據手中掌握的資源去訂定目標,不要強求自己能力範圍無法達成的事,如此才不致陷入無力感。有貪念的人,往往只顧自己利益而不管他人死活,若是改變,主動幫助別人,把心放寬,接納別人,也有助於去除貪念。


去嗔: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美感,且以局外人的眼光觀看週遭的事物,這樣就可以減少嗔怒。此外,社會的支持也相當重要,我支持別人,別人也支持我,建立起互信互愛的關係,才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。快速轉變的社會,煩惱因此增加。要去除癡念,就要以客觀的心態面對眼前的情況,不要過於執著舊觀念。 此外,不要把自己主觀的意見強加諸別人,否則別人不願,自己更生煩惱。


去慢:傲慢的人常以自我為中心,禁不起別人的批評,而且經常與人發生衝突。這種人愈想維持尊嚴,自尊就愈容易受到傷害,愈是自大自傲,愈容易引來別人的鄙視。若能讓一切順其自然,不強求別人尊敬,也不強求他人順從自己,不在故作傲慢的姿態,自然能輕鬆自在。


去疑:多疑的人,對身邊的人都抱持懷疑,連家人朋友都成為懷疑的對象,以致不安全感加重,無法正常與人溝通,更無法與他人合作。若能像胡適所說「待人要在可疑處不疑」,清除對週圍的人疑心,內心才能感覺安全和自在。


人不要被塵勞汙染,不落入塵勞的陷阱,才能活得快樂`「若被塵勞困擾,只要用心放下塵勞,整個人就能活潑起來!」,人的痛苦與煩惱拋不開,被塵勞束縛,主要是由於無法忘我,無法把自己放下,無法去掉我的執著;若能覺悟,去除我執,就能從痛苦與煩惱的處境走出。


如何去除我執,可用兩種觀想拹助,一是白骨觀一是伏牛觀,所謂白骨觀,是教人了解,人在百年以後,不過都是一堆枯骨,何必太過執著;所謂伏牛觀,是教人了解,牛鼻子被繩索綑綁,被人牽著走,人生的方向若受塵勞左右,與牛有何差別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自在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