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是脫離苦難之源
修行~是要定慧同時修持。
定力是要靠平時的養成,從日生活中薰修。
凡夫遇到境緣時容易起心動念,
有了定力即能心清淨而不迷糊,
遇到任何事情即能觀察覺照,
做事就不容易犯錯。
釋迦牟尼佛的時代,
有一位鬱頭藍弗仙人,
在深山中打坐用功,
修到四禪八定。
因為定力啟發了五種神通,
其中之一為神足通,
可以在天上飛翔。
鬱頭藍弗仙人天天都從山上飛到皇宮裡,
接受皇帝的供養。
皇妃看到仙人仙風道骨的模樣,
逐漸地心中就生起了好感。
有一次,在供養之後,
皇妃以最恭敬的接足禮來頂禮仙人。
禮拜時,
皇妃看到仙人的腳,
覺得很可愛,
於是就用手去摸了一下。
仙人看到皇妃美麗的模樣,
也動了凡心,
這一動心,定力就散了,神通也消失了,
飛也飛不起來,只好走路回家。
鬱頭藍弗仙人,覺得很慚愧,
自己雖然修道數十年,
卻在一剎那之間,定力頓失,神通也沒了。
當他走進山林裡面準備打坐時,
聽到樹上雀鳥的叫聲,覺得很吵雜、很討厭,
他就離開山林,想到恆河邊去靜坐。
到了河邊,剛坐下來,
又聽到河水裡面魚兒
跳來跳去的聲音,擾人清修。
他又離開河邊,
最後終於找到一個
沒有樹、沒有水、沒有鳥、也沒有魚的山谷,
仙人在山谷中慢慢修練,
由於他的恆心與毅力,終於又修成了四禪八定。
修到四禪八定之後不久,
他就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天壽八萬大劫。
可是天壽享盡之後,
他卻墮入畜牲道,變成一隻狐狸。
為什麼呢?
因為仙人在修到四禪八定之前,
聽到鳥聲、魚聲的干擾,當時他心中起了惡念:
「這些魚群、鳥群專門來和我作對,真討厭!
將來一定要把你們趕盡殺絕。」
由於這個惡念,
當天福享盡、定力散失後,
仙人修定雖證得神通,
因為一念不覺,貪愛心起,定力、神通就消失了。
雖然又發願修定,在次得定也生到天上,
可是天壽盡時,過去的惡業還是現前,
仍然從天上墮入畜牲道。
因此,除了修定之外,還有智慧。
有了智慧,
就有能力反觀自照,漏盡心中的煩惱,
心清淨就能超凡入聖,即能解脫自在。
文章引用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PK1_FAmIGUFB9v2PtKts/article?mid=7390
茶花
圖片茶花咱家栽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