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送我們3條(蓋斑鬥魚)養在睡蓮大缸裡,
太驚訝 ! 竟繁殖成一大群太可愛了。
樹蛙也愛上這裡,一到晚上可熱鬧囉 !
撈10條到樓上的大缸,那裡也種有睡蓮、荷花、水草....
請別緊張只是搬個更寬敞的家而已。
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(Linnaeus)俗稱三斑鬥魚或台灣
鬥魚,原產於中國南部、海南島、中南半島及台灣,1868年由
P.Carbonier氏當做觀賞魚移入法國,此後即傳入西歐、南北美與
日本。蓋斑鬥魚是本省特有亞種魚類,數十年前曾遍佈全省大小溪
流、溝渠、和池塘,如今卻在大部分的地區消失了,僅剩苗栗三義
一帶較多,桃園、臺南、臺北、臺中則是零星分佈(1994,詹)。
其數量漸減的原因大概為農藥使用流入溝渠,河川受工業汙染,
及棲地環境日益稀少,及受大肚魚、吳郭魚等外來種魚類的入侵
等影響。近年來許多人開始注意到其瀕臨絕種的危機,而有計畫
地進行復育工作。
貳、文獻探討
蓋斑鬥魚體色斑斕,在水中優游的姿態,吸引人們的目光於是當作
觀賞魚飼養,早在1868年即由P.Carbonier氏以當做觀賞魚移入法
國,此後即傳入西歐、南北美與日本。最早一篇有關於鬥魚科的研
究報告出現於1937年,由木村重在中國產鬥魚科魚類研究一文中
發表。日人川那部浩哉、水野信彥於1989年發表日本的淡水魚,
文中將鬥魚科魚類分1科2屬2種,分別為中國鬥魚(圓尾鬥
魚)Macropodus chinensis及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。
蓋斑鬥魚自然分佈於中國福建省以南、台灣及東南亞北部諸島。
在臺灣脊椎動物誌一書中(1969,陳),將臺灣地區產鬥魚科分
2屬2種,分別為攀木魚Anabas scandens(DALDORF)及鬥魚
Macropodu sviridiauratus,鬥魚在台灣之分佈為:台北、台中、
羅東。曾晴賢於1986年發表臺灣的淡水魚,將鬥魚科分1科3屬
3種,分別為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(LINNAEUS)、
攀鱸Anabastestudineus(BLOCH)及三星鬥魚Tricogaster trichopterus (PALLAS)。
沈等(1991)探討臺灣地區病媒蚊防治用土產魚類的調查魚類中
發現:蓋斑鬥魚為病媒蚊的最佳剋星;同時引用前人文獻指出
蓋斑鬥魚原產於中國南部、海南島、中南半島及台灣(包括琉球)。
在臺灣之分佈則在中央山脈以西(包括蘭陽地區)之中低海拔一帶,
原本廣泛分佈,但在1991年該調查顯示,僅剩下少數地區尚有
點狀分佈。
參、蓋斑鬥魚個論
蓋斑鬥魚學名為Macropodus opercularis(Linnaeus)、英名為
Paradise fish,客語稱為煉, 俗稱為三斑、台灣鬥魚或台灣
金魚;分類屬鬥魚科。棲息於水流緩慢的小河溝、野塘、池塘或
稻田中。蓋斑鬥魚除了有副鰓之外,還有一個特殊的輔助呼吸器官
—迷 器。即使生活在高溫或氧氣不足的水中,也可以由空氣中直接
吸取氧氣。迷器的位置在鰓的後側,和空氣接觸時,毛細管就會
把空氣吸進去,所以蓋斑鬥魚常常會將 頭浮出水面呼吸空氣。
蓋斑鬥魚體態被櫛鱗,頭部圓鱗,無側線。身體略呈長卵形而稍側
扁。頭部中大,吻 短、口小,開於吻端上位,口斜裂,下頷突出,
有細小頷齒。背鰭之第3--4根軟條、臀鰭第6--7根軟條、腹鰭之第
一根軟條和尾鰭之上下葉均延長,特別是腹鰭部份延長為絲狀。
身體灰綠色,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,橫帶間為淺紅色。
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有一藍黑色紋。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
暗斑,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。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為紅色。
雄魚體色極為鮮豔,尾鰭較長,平常上下葉可交叉成剪刀狀,
雌魚體色較暗淡,尾鰭較雄魚短,而且上下葉不能交叉。
蓋 斑鬥魚的產卵期約在三月至十月中旬,雌魚產卵前,雄魚會尋覓
浮水型植物群下(如浮萍、水芙蓉)為構築泡巢的場所,然後浮到
水面,吸進空氣後,再吐出許多小 泡泡,這些動作會連續做,
直到泡泡達到一些數量,這些小泡泡就是將來給受精卵住的窩,
一般也稱泡巢;然後,雄魚會在雌魚面前跳舞、求愛,只要雌魚
表示願 意,雄魚就會彎起身體纏住雌魚,使雌魚產卵。
雄魚則一面使卵受精,一面用嘴巴將受精卵銜入泡巢內,並在一旁
守護者,這個時期雄魚會趕走所有靠近泡巢的其他 魚,連雌魚也不
能靠近,大約經過一、二天之後,卵會開始孵化;再經過三天,幼
魚就可以自由的活動,這時雄魚就會把牠們從泡巢中拉出來。
初孵化的小魚約 0.1公分,一週後約可長至1公分,三個月後可
長至三--四公分,六個月即可生長為成魚(沈、曾、熊,1991);最
大可長至6--8公分。
蓋班鬥魚以浮游動物、昆蟲幼蟲,特別嗜食蚊蟲幼蟲為食物來源,
據研究指出:平均體重0.676g的蓋斑鬥魚,每日可吞食孑孓304
隻,蛹每日可吞食307.5隻( 沈、曾、熊,1991 )。
蓋斑鬥魚的地理分佈如圖一、台灣地區蓋斑鬥魚現存分佈圖如圖二
(曾、吳、陳,1997)
肆、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
蓋斑鬥魚原始分佈於中國華南地區、中南半島、琉球以及臺灣一
帶,在臺灣,本種原本廣泛的分佈於中央山脈以西的丘陵及平原
地區,1950年以前到處都有牠的蹤跡;臺灣自從工業開發之後,
經濟起飛之後,水田減少、野塘日漸消失,使得本種賴以生存的
棲地嚴重減少,加上農藥、除草劑的使用,為本種生存的最大威
脅。
目前大力著手進行復育工作的單位,以國立基隆海事學校及大甲溪
生態環境維護協會兩個單位成果最為豐碩,其中大甲溪生態環境
維護協會在1991年著手調查蓋斑鬥魚的分析、進行生態研究、
復育、規劃保護區可行性的評估,並於1997年復育出3000隻,
並將種魚擴散至台灣21處(曾、吳、陳,1997)。
依據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:本種對於環境要求並不嚴苛,生命力
也很強韌,其繁殖採用雄魚護卵的保護策略,在無干擾的自然環境
中,繁殖能力甚強,如果有適合的棲地,保育本種並不困難;因
此,如要保護本種,當務之急是保護棲地。
伍、結論
對於生存環境不挑剔的蓋斑鬥魚,目前面臨生存的危機,顯示台灣
溪流污染情形的嚴重,而對於蓋斑鬥魚的復育,除了積極人工孵育
外,溪流棲地的改善才是治本之道。
老一輩農民對於蓋斑鬥魚相當熟悉,曾幾何時,該魚種漸漸消失在
田邊、池塘。許多農藥和肥料的使用,對溪流生態造成無形的破
壞,蓋斑鬥魚的減少,就是相當明顯的指標。
在實驗室或人工控制的環境下保有本種,復育只算成功了一半;期
望本種能在臺灣恢復往日的丰采,廣泛的分佈於臺灣原存各地,這
樣才能算是真正成功!
陸、參考資料
方力行、陳義雄和韓僑權(民85)。高雄縣河川魚類誌。高雄縣:
高雄縣政府出版。
沈世傑、曾晴賢和熊致遠(民80)。臺灣地區病媒蚊防治用土產
魚類的調查研究。台灣大學動物研究所。
詹見平、吳世霖和陳瓊如(民86)。圖版蓋斑鬥魚( 台灣鬥魚 )保
育。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(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)。
詹見平、吳世能(民83)。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。臺中縣山城生態
環境維護協會(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)。
詹見平、吳世霖和陳瓊如(民82)。蓋斑鬥魚( 台灣鬥魚 )保育。
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(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)
詹見平、吳世霖和陳瓊如(民81)。臺灣地區蓋斑鬥魚生態及復
育評估研究。臺中縣山城生態環境維護協會(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)。
http://contest.ks.edu.tw/~river/teach/theory/theory4.ht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