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真是喜歡這樣的台灣,出過國的都知道
貼心的台灣 【聯合報╱劉克襄】 2011.11.12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19-217947902.jpg)
前些時,內人在捷運公館站使用新蓋妥的洗手間,出來時跟我說,剛剛遇到清潔廁所的婦人站
在廊道,數度稱讚,廁所重建後變好看了,好像五星級飯店的,她很滿意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19-2589797719.jpg)
內人相當不解,反問她,「女生廁所數增加,你的工作變多,有什麼好高興的?」那婦人還是
很興奮,「廁所漂亮,看了就舒服,增加幾間不算什麼。」
這段如廁的小插曲,激發了我們接續許多關於廁所的討論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19-2368518019.jpg)
近幾年,我們常在國內外旅居,習慣了台灣公共空間到處有廁所的環境,到了某些國家想要解
手,壓力頓時變大。比如近鄰的香港,地鐵幾乎不設置。商場的廁所常要繞個老遠,才找得
到。有的還隱匿大樓間,刻意不標示,彷彿把顧客當小人。至於大陸,公共場所的設施更常不
設門,甚至不隔間,清一側屁股對屁股。想要出恭,恐得無畏的勇氣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0-858725012.jpg)
再以德國為例,出門時還得先備便好零錢,因為上廁所幾乎都要付廿元左右的小費。如果一天
在外,廁所出入四五回,想想看花費要多少?原本以為,德國是特例,怎知歐洲好些國家都如
此行事。連東南亞諸國,都視為理所當然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0-2737720669.jpg)
緣於旅行時廁所使用的不便、髒汙和不安全感,有些人或以為,若廁所能保持乾淨,酌收小費
也算合理。怎奈,我們習慣了台灣廁所的便利,還是無法接受這種處處收小費的文化。唯一可
跟我們並論的,大概是日本。但若論親近和方便,恐怕還是台灣。公共空間的廁所不只密度
高,指示清楚。捷運或高鐵,更能維持一定水準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1-2270501268.jpg)
這一小地方的貼心表現,或許不及其他公共服務業,但大小便乃人類日常必須之事。此一動見
觀瞻的角落,處理能如此細密周到,顯見我們的生活裡,有一種體諒他人的習慣早已養成。不
知道這是何時培養的性格,想必是長久生活文化的積累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1-1156660830.jpg)
如今我更相信,這是一個貼心社會的表現。這種方便他人的考量,不只在廁所,便利商店亦是
一例。廿四小時開放,還可以免費上網,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允許的條件。同樣品牌的便利商
店,轉移到香港就變得不貼心,除了賣報紙、零嘴和礦泉水等簡單飲料,絕沒什麼包裹郵寄、
取車票或影印等服務,更遑論咖啡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2-2291464434.jpg)
有些國家的不貼心真的處處可見。在香港和大陸的餐廳吃飯,清潔衛生之不潔,服務態度之
差,常教人不敢恭維。若是在台灣早就被網友轟得關門歇業。台灣人的貼心,絕不盡然是從產
值或經濟利益著眼,而是某種說不出的生活文化,不自覺地悄然釋出,讓外人喜愛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2-3953480467.jpg)
前幾日,從香港的山區下山,出口位置離巴士站還很遙遠。我問香港友人,能否攔便車?他回
答,香港沒有人會停車的。
三個月前,我們有八個人從太魯閣錐鹿古道下山,疲憊地走在中橫,離下榻處還有四五公里之
遙。我們雖冀望有便車載回天祥休息,但因人多,只好分成三組。結果,每一組都順利地攔到
私家轎車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grace8037/1379485922-565104816.jpg)
一個願意讓陌生人搭便車的社會,勢必有種為他人著想的美德。跟廁所一樣,台灣便是這樣的
良善,難怪有外國人嘗試搭便車免費環島,都能輕鬆實踐。跑來台灣募款,好像也特別容易。
只可惜,我們似乎尚未把這種美德轉化得更好,或者具體變成一個行銷的賣點,讓全世界更加
認識。
真的,我們有一種貼心的特質,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。只是未必珍惜,但到了國外,
比較異鄉,就會懷念這一美好的行止。
(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)